期刊简介
本刊1989年创刊,至今已17年。创刊以来,坚持明确的办刊宗旨,即传播医学信息,交流学术思想,探讨医学上的新理论、新方法、介绍防治工作中的经验,以临床普及为主,提高为辅,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海外,为发展我国医学事业,保护人民健康服务。
往期目录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首页>海南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海南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海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海南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3-6350
- 国内刊号:46-1025/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中西医结合治疗乳头状结膜炎
汤爱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治疗, 乳头状, 湿热蕴蒸, 角膜上皮脱落, 隐形眼镜, 祛风清热, 结膜炎, 脓性分泌物, 风热, 中医辨证, 粘液, 睑内, 清热除湿汤, 加减四物汤, 资料, 治疗方法, 诊断标准, 眼科门诊, 血管形成, 色甘酸钠
摘要:乳头状结膜炎是由于配戴隐形眼镜引起的一种并发症。笔者运用中药为主合并使用抗过敏或激素类眼水治疗乳头状结膜炎,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例来源于1996年7月至2000年8月我院眼科门诊乳头状结膜炎患者,共51例,其中男18例,女33例;年龄大35岁,小16岁;病程长7个月,短三周。根据乳头状结膜炎的临床表现,中医辨证分为风热侵睑型和湿热蕴蒸型,其中风热侵睑型32例(男12例,女20例),湿热蕴蒸19例(男6例,女13例),均为双眼发病。 1.2 诊断标准 (1)有配戴隐形眼镜史;(2)有眼红、搔痒、沙涩不适,粘液脓性分泌物;(3)上睑结膜有典型小乳头增生或巨大乳头(直径>1mm),周边部角膜血管形成,角膜上皮点状脱落。 1.3 中医辨证分型 风热侵睑型:初起眼内搔痒沙涩不适较轻,上睑有少许乳头,继之眼部搔痒加剧,双眼沙涩不适,伴粘液样分泌物,睑内颗烂累累,色红而坚,舌质红苔薄黄,脉浮数。 湿热蕴蒸型:病情反复发作缠绵不愈,双眼搔痒尤甚,异物感明显,镜片感觉增加,镜片间歇性移位,眼睑沉重,睑内乳头巨大,数目增多,部分呈蘑菇状,有粘液脓性分泌物附着,睑内充血,角膜上皮点状脱落,伴头重胸闷,溲赤便溏。舌红苔黄腻,脉濡滑。 1.4 治疗方法 局部治疗:停止戴隐形眼镜。风热侵睑型、湿热蕴蒸型均用色甘酸钠眼水、典必舒眼水,如有角膜上皮脱落者,停用典必舒眼水,改用环丙沙星眼水。每日四次,每次一滴,交替用。 全身治疗:风热侵睑型:治侧:祛风清热,活血消滞,方用加减四物汤(苦参、卜荷、连召、防风、荆芥、花粉、生地、赤芍、川芎、当归)。湿热蕴蒸型:治则:祛风清热,除湿止痒,方用祛风清热除湿汤(羌活防风、荆芥、蝉衣、连召、黄苓、黄连、茯苓、车前子、滑石、枳壳)剧痒难忍加乌梢蛇、苦参;红赤较甚加川芎、赤芍;角膜上皮脱落加柴胡、龙胆草。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