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简介

               本刊1989年创刊,至今已17年。创刊以来,坚持明确的办刊宗旨,即传播医学信息,交流学术思想,探讨医学上的新理论、新方法、介绍防治工作中的经验,以临床普及为主,提高为辅,立足海南,面向全国,辐射海外,为发展我国医学事业,保护人民健康服务。                

点击详情 >

主管单位: 海南省卫生厅

主办单位: 海南省医学会

出版部门: 《海南医学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3-6350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46-1025/R

邮发代号: 84-1

出版周期 半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海南

出版地区 海南

订购价格 552.00

杂志荣誉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首页>海南医学杂志
  • 杂志名称:海南医学杂志
  • 主管单位:海南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海南省医学会
  • 国际刊号:1003-6350
  • 国内刊号:46-1025/R
  • 出版周期:半月刊
期刊荣誉: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期刊收录: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CA 化学文摘(美),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海南医学杂志2002年第12期文章
  • 心脏起搏的进展

    从1958年6月植入第一台心室起搏器(VOO)到今天植入的四心腔起搏器(DDTAV),心脏起搏器从简单功能发展到全自动动能、起搏适应症从当初引起阿斯的AVB到与心律失常无关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心脏起搏技术经历了40年的发展及完善己发作展为为成功的生物医学工程.......

    作者:张澍 刊期: 2002- 12

  • CARTO系统标测评价

    CARTO系统应用磁场定位标测技术,少用或不用X线,克服传统射频消融的局限性.在临床各种心律失常消融实践初步显示其优点,并且在理论上有助于鉴别心律失常的电生理机制,加深对心律失常机制的理解.......

    作者:吴书林;方咸宏 刊期: 2002- 12

  • 直接冠状动脉支架术的利弊

    支架放置的标准方法是预先用球囊扩张病变,其目的的是扩大冠状动脉狭窄处的管腔,有助于支架通过病变,避免支架脱载;同时也有助于了解病变处血管的反应性(即可被扩张的容易程度),防止支架释放时展开不均匀和不充分.......

    作者:韩雅玲 刊期: 2002- 12

  • 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初步分析

    目的分析我国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现状.方法病例来源于国内七所大的医学中心1980s年至2001年5月的初步统计,共完成4397例十余种先心病的介入性治疗,其中包括肺动脉瓣狭窄1739例,动脉导管未闭1480,房间隔缺损790例,主动脉缩窄47例,体-肺侧枝循环栓塞46例,肺动-静脉瘘40例,主动脉瓣狭窄40例,冠状动脉瘘33例,室间隔缺损12例,房间隔造口术80例,其它40例.介入治疗方法包括①瓣......

    作者:戴汝平 刊期: 2002- 12

  • 双心室同步起搏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心内科治疗学上的难题,是使患者丧失工作能力,具有较高死亡率的严重疾患,每年有成千上万的患者死于心力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主要由于右心室扩大,心功能减退,心输量减少造成,相当一部分患者往往合并房室传导或心室内传导延迟,进一步加重心力衰竭.......

    作者:华伟 刊期: 2002- 12

  •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的体表心电图定位

    特发性室性心动过速(简称室速)的频率一般在130-230次/分,QRS波宽大畸形,伴或不伴有室房分离,根据起源部位主要分为左室特发性室速和右室特发性室速.......

    作者:刘旭 刊期: 2002- 12

  • 单支血管病变与多支血管病变不同干预模式临床对比研究

    冠心病的介入治疗的发展迄今已有20年余的历史,在冠脉介入治疗的前十年,主要依赖单纯的球囊扩张成形术(PTCA),即对简单病变、单支血管病变进行介入干预治疗.......

    作者:侯玉清 刊期: 2002- 12

  • 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及技术

    分叉病变仍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一个挑战.常规的球囊扩张成形术对分叉病变效果不佳,其成功率低,并发症高,再狭窄率高.冠状动脉内斑块旋切术或冠状动脉内斑块旋磨术的运用并未显著改善上临床结果.......

    作者:王伟民 刊期: 2002- 12

  • 血管内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及研究现状

    近年来,在介入心脏病学领域,随着对缺血性心脏病治疗观念的更新和介入治疗器械及方法的不断完善,接受介入治疗的缺血性心脏病患者愈来愈多.与此同时,提高和改善介入治疗患者远期疗效的策略和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作者:霍勇;王日胜 刊期: 2002- 12

  • 高危冠心病的介入治疗

    自1997年Gruentzig首次开展PTCA以来,冠心病介入治疗已经历25年的里程.近年来,我国冠心病介入治疗有了迅猛的发展.随着操作经验的积累和介入相关器材的不断发展,目前越来越多的临床高危冠心病患者包括老年(高龄)冠心病、冠心病合并心功能不全或其他脏器病变和高危冠脉病变(包括左主干病变)得到介入治疗.......

    作者:沈卫峰 刊期: 2002- 12